查看原文
其他

龙丹妮首谈创业:我们永远不是综艺制作公司,而要永续打造偶像|独家专访

2017-12-28 张一童 三声


“商业变现和技术发展会越来越快,但是产品需要越做越好,这是快和慢问题的核心。”


作者 | 张一童


2017年,龙丹妮终于选择了创业。至少在过去的十年里,龙丹妮是中国娱乐行业最富声望的造星人之一,而关于她创业的消息也几乎从来未曾中断过。

 

在哇唧唧哇位于颐堤港的办公室里,堆放着几个刚刚做好的荷兹大型抱枕,《明日之子》的节目标志也在这家公司随处可见。

 

我们在这里见到了龙丹妮,和她聊了聊创业的“快与慢”。


龙丹妮


龙丹妮的声望不仅仅来自于“超女”和“快男”对中国内地选秀节目的定义,还源自于她对中国偶像产业的先行探索。由素人选秀到明星打造,龙丹妮时代的天娱造星产业链并非天衣无缝,但也诞生出李宇春、华晨宇这样极具影响力的年轻偶像。

 

作为离开体制创业之后的第一份作业,在今年夏天制造出毛不易的《明日之子》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元素——不仅在于节目选拔流程本身,还包括开办巡回演唱会在内的对于艺人选手的一系列运营,都可以在过去的尝试中找到些许踪迹。

 

在这种形式上的相似之外,是互联网娱乐理念、技术实现手段,年轻人的偶像文化和综艺市场环境的巨大改变。从电视体制中走出的龙丹妮,需要在互联网市场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快地探索出可行的直接面向年轻用户的变现模式,并持续地与年轻人的偶像文化相共振。

 

创业本身也提供给她更大的发挥空间。她得以让一些工作慢下来,并有意识地控制着公司的速度和规模。综艺制作仍将是公司的重要业务,虚拟偶像这样的先锋性项目则会成为长线运营的内容。换句话说,龙丹妮希望自己能以产品经理的姿态更好地打磨偶像产品。

 

“我从来没有把创业本身当做第一诉求,而是希望可以把打造偶像这件事永续性地做下去。”龙丹妮对《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说。在她的眼里,哇唧唧哇的公司定位是一家服务于12岁到22岁以女性为主的用户群体的偶像公司。


到互联网中去


毛不易


2014年,龙丹妮担任了男团养成节目《燃烧吧少年!》的出品人,这也是她和老搭档马昊在天娱时期推出的最后一档节目。除了天娱之外,《燃烧吧少年!》的另外两位出品方分别是浙江卫视和腾讯视频。

 

龙丹妮在这档节目中第一次直面了电视观众和网络观众间的巨大分歧。“这个过程中我已经感到比较痛苦了。电视台会说你们唱的歌太新了,我们的电视观众接受不了,网络平台又觉得你们的歌选的太老了,年轻用户觉得土,这产生了一个悖论。”

 

在感受到两者之间的矛盾感后,龙丹妮在创业时决定全方位参与到互联网娱乐体系中。在这个过程中,龙丹妮的关注点并没有改变,坚持向12岁到22岁之间的年轻用户提供偶像产品。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95后和00后年龄段的中国年轻人几乎已经完全摆脱通过电视平台接收偶像内容,龙丹妮的阵地也必须随之转移。“我们首先是为核心用户服务的,他们在哪儿,我们就跟到哪里。”

 

综艺节目制播分离在2012年被逐渐推广之后,内容制作逐渐开始独立于播控平台而存在,特别在视频网站投入更大力度之后,综艺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快速提高。在这个趋势之下,过去三年,越来越多的电视人离开体制进入市场创业,这其中有不少都是龙丹妮的老同事。

 

和他们相比,龙丹妮在创业时间点上显然要晚了不少。不过,龙丹妮并不认为自己创业目标是再造一个综艺制作公司,因此做出判断的参考维度需要更多。“我不觉得晚,如果提早两年出来,我不认为互联网可以做好一档选秀节目。”

 

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互联网平台对综艺内容的认知。在经历早期粗放式的UGC时代之后,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内容开始走向大制作和精致化,综艺也被包含在内。换句话说,龙丹妮要在这个进阶过程中找到和自己所长的契合点——互联网平台是否准备好接受一档标准的大规模选秀。

 

2017年是这样的一个时间点,在各个主要视频网站的计划中,如何做出一档符合互联网选秀节目的选题都在前列位置。在今年9月的采访中,腾讯视频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马延琨曾向《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表示,她坚信互联网娱乐平台有机会让经典选秀拥有复活的可能,而选秀也必然会成为视频平台的下一个争夺点。

 

技术手段的丰富和用户意识的培育也是同样重要的参考维度。龙丹妮认为偶像文化中的核心逻辑点在于粉丝体验,即偶像产品需要面向每一个粉丝的用户体验。对于新一代的12-22岁年轻用户来说,他们的使用习惯经过了移动互联网的长期培养,可以更自然便利地使用移动支付、即时互动与直播技术,而这些都应该被运用到新模式互联网选秀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技术、实力、认知、市场、用户培养,只有到了一个原点,互联网才会突然发现,它的客户、用户、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可以匹配大型选秀节目的时候。”龙丹妮说道。

 

于是,作为中国最富有传统的电视选秀节目制作团队,龙丹妮和哇唧唧哇在2017年找到了合适的机会进入到互联网娱乐浪潮,也将这一年定义为“互联网选秀元年”。

 

如果从播放结果来看,这显然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作为腾讯视频在2017年夏天最重要的综艺节目,《明日之子》的收官总播放量达到了40亿,总决赛的直播在线人数最高达到了3985万,而最强厂牌毛不易也成为了新一代的音乐偶像。


做一家产品公司


荷兹


在哇唧唧哇,围绕《明日之子》展开的内部讨论每周都会进行许多次,这些讨论有大有小,有些发生在团队内部,有些则发生在哇唧唧哇和合作伙伴之间。

 

“我们一直在复盘《明日之子》,复盘《明日之子》就是在复盘哇唧唧哇,我们在逐步清晰,哇唧唧哇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龙丹妮说道。

 

哇唧唧哇所制造的偶像以人为核心,辐射到音乐,再由此到唱片、综艺、影视等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一个辐射圈层。在龙丹妮设计的这套系统中,艺人会被作为一个品牌得到运营,而不仅仅是个人,龙丹妮希望借此创作出拥有长久生命力的的偶像产品。

 

“首先,我们是一个做偶像产品的公司;其次,我们要深入研究每一个2C的用户对偶像产品的付费能力。所以,我们也是做用户体验的一个公司。在这个细节上,再去回看哇唧唧哇,那么它就是一个产品公司。”

 

重要的是,哇唧唧哇理想中的商业回报模式也将更大程度上依靠面向粉丝等C端用户收费,而并非单纯的依靠制作费这样的B端收入。“我们看起来依然在做选秀,但是和12年前做的已经完全不是一种东西了。”

 

在过去的一年中,哇唧唧哇主要产品仍然相对比较简单,也并未展开明显的2C商业模式。龙丹妮对此保持耐心,在一定时期内,《明日之子》将会是公司最重要的项目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7年有机会需要这样一档综艺,你当然要做,因为你只有上了第一个台阶,才能紧接着走第二个、第三个……”

 

同时,在2018年也会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明日之子》不再是哇唧唧哇偶像产品的唯一渠道,在头部重型综艺之外,更多适合互联网传播,能够快速上线的轻量级节目也在酝酿之中。

 

例如,2018年1月13日,哇唧唧哇会和腾讯视频合作在广州共同举办“烎”潮音发布夜,龙丹妮很难定义这场2小时的演出的性质,它将众多的歌手、艺术家、时尚、影像以及一系列有趣的东西相结合。

 


哇唧唧哇希望内容矩阵也将在2018年得以明显体现。按照计划,他们将在Q1上线一档中小型的偶像类节目;重点项目《明日之子》在Q3继续推出,在Q4也会有新的节目上线。除此之外,哇唧唧哇也开始推动现有的艺人尝试更多轻型的、5-10分钟的内容产品。

 

龙丹妮这样解释产品和内容的更新节奏。“这是一个假以时日的事情。现在让我着急的是如何在大海一样广和多的渠道里,挑选出最适合的打包成为一个属于自己的产品线。我也在看很多的新产品,研究它们为什么受年轻人喜欢,我们的偶像产品要怎么去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龙丹妮的“假以时日”计划中,诸如虚拟偶像荷兹这样的尝试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甚至“如果没有荷兹,很可能就没有《明日之子》”。这个在夏天一度引发争议的虚拟偶像,是哇唧唧哇目前最具实验性的偶像产品。

 

2016年夏天,腾讯视频找到龙丹妮,探讨一档互联网选秀节目的可能性。不过,她的兴趣一度并不大,操盘选秀十年,她见过各种各样的选手,如何更新偶像魅力需要更多探索。当时正值Alpha Go和李世石的第一次对决,这场在当时引发世界关注的“人机大战”也给了龙丹妮以新启发。

 

“为什么要不计金钱不计成本地做荷兹,核心在于挑战未来。我不是对虚拟人物和二次元多有感情,我是对人类在未来和这种完全摸不到的事物的对话充满了兴趣。”

 

荷兹在哇唧唧哇作为一个长线项目存在。实际上,即使在发源地日本,虚拟偶像的成功不仅概率较低而且成本较高,特别是时间成本。在创业的初级阶段,考虑到成本的因素,哇唧唧哇对于虚拟偶像的投入依然较为有限,龙丹妮希望未来资金和合作对象的引入会带来改变。

 

目前,负责荷兹研发、维护和迭代的团队正变得更独立,以在市场中寻求更多支持。“因为它在我们之前的运营体系还是不一样的,要换一个思维去做。”

 

在采访中,龙丹妮还从文化的角度去阐释荷兹的价值——一个几乎不看综艺节目的综艺大师,她对于内容趋势的理解,可能需要站在更高维度。“我们帮助大家从文化上解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不是最终的结果。我只把它呈现给你,由你来判断。荷兹放在选秀里的意义在于,它就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人类演戏,不管是台上还是台下。”


快和慢



如何看待和处理创业中“快与慢”的问题,体现了创业者龙丹妮的理念、格局和目标。她说,“商业变现和技术发展会越来越快,但是产品需要越做越好,这是快和慢问题的核心”。而“永续地打造偶像”也是龙丹妮在采访中不断强调的“慢”。

 

进入创业潮不算快的龙丹妮,在创业之初就快速认定了新一代青年文化的结构——圈层化。在《明日之子》决赛夜的夜晚,哇唧唧哇副总裁、首席内容官马昊对《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总结了她对于这一批选秀选手的认知。在她看来,时下年轻文化的圈层性趋势变得极强,这已经迥异于十年前通过大众偶像选拔、展示和包装的李宇春等前辈。

 

“我们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就决定了不做全民偶像,但是可以出现圈层偶像,而圈层之间又会产生天然的竞争。”

 

圈层偶像的认知还关系到哇唧唧哇对于下一个可能的偶像高地的争夺。龙丹妮说,“95后00后的世界是平的,他们从出生就看到了全世界的东西,他们更加自我、更加有独立人格。对于他们而言,喜欢偶像就是在找身份认同。这种圈层文化下,我们没有人敢说下一个风口在哪里,年轻人的下一个偶像是什么。我们能做的,只是切割出一个平台,让他们在里面生长,我们为他们服务。”

 

这也是市场化运作带给龙丹妮的改变——她需要在互联网偶像文化中看到方向和占领位置——在未来大方向的预判上,她的动作必须足够快。而在她的旧时光里,这样的要求并不明显,还要把精力和思考大量地让位于具体节目细节。

 

“中国不是一个在产业链上非常成熟的国家,这是一个野蛮生长的市场,所以你也必须野蛮生长,很多事情可以做错,但是必须要做。就像是打仗,我要攻克那个山头,中间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被纠正,只要选对方向,因为变化太快了,等你充分论证了可能已经变了。”

 

另一个需要她“快起来”的是自我更新速度。特别是在充分竞争的互联网娱乐市场,团队和IP的迭代速度正在变得越来越快,这不能局限于《明日之子》和毛不易,而是哇唧唧哇的整体设计以及产品和内容矩阵。

 

“一个IP的持续生命力正在变短,可能只有三五年。另一方面,市场是不断迭代的,如果不能更快地更新自己,一个团队也会很快被淘汰。”

 

尚没有形成明确可行C端商业变现模式的哇唧唧哇,又进入到一种“慢”之中,它需要在此更加“快”起来。如何在海量的渠道和玩法中找到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也确实是龙丹妮眼中的“当务之急”

 

这需要在在快与慢之中形成平衡。龙丹妮同样警惕于现阶段便进入规模变现,这将是一种“网红经济”式的操作,与偶像经济迥然不同。相应地,她希望团队能以产品经理的态度不断打磨和完善已有的偶像产业链。

 

某种意义上,她也在等待中国偶像市场的真正成熟,能够为粉丝提供足以令其付费的体验。

 

这种“快与慢”的控制力无处不在。在宣布创业之后,越来越多的节目合作找上门来,龙丹妮一再向团队强调“要有定力”,明确哇唧唧哇能做的和不能做的。例如,投资和并购非偶像类的综艺制作团队永远不在龙丹妮的选择列表之中。

 

因为,她的边界和目标同样清晰,要在偶像这件事情上做出纵深,“我们永远不会是一家综艺制作公司。”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关键词 更多精彩文章


即兴喜剧 |《妖猫传》咪蒙专访 | 灿星 “红色"嘻哈 | 曹国熊 | 笑果文化 | 吃鸡启示录 | 王冉 | 周航 | 谢力 | 李捷 | 韩志杰 | 蓝伟纶 | 马延琨 | 轻点漫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